关于一战(WORLD WAR 1)希望大家回答两个问题(最好有证据)1)FOCUS ON ATTITUDE IN1914(人民在1914 的态度,就是对战争的态度,各个大国的人民的态度)2)LOOK AT STYLE OF WAR(就是1战的风格,比如采用什么军种作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7/05 06:18:04

关于一战(WORLD WAR 1)
希望大家回答两个问题(最好有证据)
1)FOCUS ON ATTITUDE IN1914(人民在1914 的态度,就是对战争的态度,各个大国的人民的态度)
2)LOOK AT STYLE OF WAR(就是1战的风格,比如采用什么军种作为主力,用什么武器,打什么类型的战役...)
我会追加100分

几乎所有大国的人民都对战争十分憧憬,但到了1916年凡尔登战役时,所有的憧憬都化为泡影.战争结束后,同盟国(尤其是德国)的各个方面都近乎崩溃.这也就是为什么希特勒能够上台的原因.建议你读一读《西线无战事》.
一战主要以陆军为主,但也不乏有日德兰海战,以及空军的初次亮相和坦克的首次使用.
战术较为简单.开始为迂回战术,到了后来就是阵地战.
武器以大炮,步枪重机枪为主.到了战争后期有了冲锋枪

在19世纪民族主义兴起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欧洲大国的人民都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和本国政府的战争政策怀有盲目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德国和俄国,近似狂热的气氛弥漫在各个阶层,上起世袭贵族、垄断资本,下至平民,全都对进行一场“决定世界命运的战争”持一边倒的拥护态度。在俄国,出现了圣彼得堡万人跪拜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壮观景象;德国,撇开相似的情景不谈,仅仅从共产国际的解体就可以...

全部展开

在19世纪民族主义兴起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欧洲大国的人民都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和本国政府的战争政策怀有盲目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德国和俄国,近似狂热的气氛弥漫在各个阶层,上起世袭贵族、垄断资本,下至平民,全都对进行一场“决定世界命运的战争”持一边倒的拥护态度。在俄国,出现了圣彼得堡万人跪拜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壮观景象;德国,撇开相似的情景不谈,仅仅从共产国际的解体就可以看出当时德国工人和社会活动家对战争的态度。与此相比,法国的战争情结则更多地基于对普法战争惨败割地的耻辱感,被一种耿耿于怀的复仇情绪所驱使,“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战争爆发时法国人流传最广的口号。至于英国,世界综合实力第一的日不落帝国,多年的霸主地位使得普通英国人有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对于德国的挑战,大部分英国人(包括英国上层)都有种轻视的态度,认为其注定失败,以至于战争爆发时英国根本就没有实施全面动员的打算。大国中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和资本家和政府高官坐山观虎斗的态度相一致,美国平民对一战也冷眼旁观,认为那只是“欧洲的战争”,漠然待之。
一战是人类历史进入工业时代后所进行的的第一场战争,在战争发展史中是极具标志意义的转折和分水岭。宏观上讲,这是第一场由国家工业实力而不是将帅指挥最终决定胜败的战争,全面战争的概念出现,国家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国家战争机器的一部分。高效率的工业和政府组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集结和调动包括预备役在内的全国军队投入战场,发达的电话网络使得统帅部可以在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实现过去完全无法想象的全面协调和指挥,只要工业资源和人力不枯竭,无论多么惨重的损失都可以通过时间加以弥补,过去那种一战定成败的情况成为历史,战争风格由运动决战转变为无限制消耗战。所谓无限制战,意思就是在无法一招制敌的情况下,作战手段由最大规模击溃敌国军队朝向最大规模毁灭敌国人力,击垮敌国战争意志方向改变,杀戮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典型的例子就是毒气和机枪的使用,而消耗战的代表就是鼎鼎大名的堑壕战。
总的来说,一战前后期的战略战术差别极大。一战的主力是步兵,使用带有刺刀的步枪作战。起初,德军沿用传统军事思维,发动旨在速战的施利芬决战计划,被法国人动用全国之力化解,随之进入漫长的阵地战。期间,攻势的发起往往遵循这样的战术:战线后方的火炮(通常是口径很大的重型炮)先对对方阵地狂轰滥炸,在对方的战壕和铁丝网上打开缺口,然后步兵越出己方战壕,散兵线集群冲锋,争取突入敌方战壕后以白刃战解决战斗(或者,由小股精干部队在野战炮的支援下寻找薄弱点对方阵地进行渗透),而防御一方则力求在攻击一方靠近前尽可能多地射杀敌人。明显,这是对守方极其有利的态势,特别是机枪大规模部署以后,步兵密集冲锋几乎与自杀无疑(详情见凡尔登战役),所以对阵双方才会在数年中几乎毫无进展。直到后期,随着坦克、飞机和毒气的运用,攻击一方才重新掌握优势,从康布雷战役开始,逐渐形成毒气首发,坦克开路,步兵协同,飞机轰炸掩护的全新战术。
以上为西线陆战情况,为东线由于地形等原因,仍旧以运动决战为主,着重考察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战略意识。在这里,骑兵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机动力量(西线的骑兵全部以步兵方式作战)。
海战,一战是战列舰时代的最后一次华丽表演(见日德兰之战),但潜艇也开始走上战争舞台,发挥巨大作用。

收起

en ,tong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