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帮网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观《嘿,老头!》有感(3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学帮网 编辑:学帮网 时间:2024/06/27 03:49:41 体裁作文
观《嘿,老头!》有感(3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观《嘿,老头!》有感(300字)作文

  最近看了《嘿,老头!》,玩世不恭的儿子让老头操碎了心,却怎么也没有料到老头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用儿子的话“现在我爸爸就像是我的孩子,我就是我爸爸的爸爸”,儿子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

  还是那条胡同,不同的是,以前是老头一个人,油条,豆浆,豆腐脑,现在是父子两个,油条,豆浆,豆腐脑。早上父子两个手拉手出来遛弯,晚上父亲坐在门口等儿子骑车回来。儿子说:“我以前就现在天南海北地出去闯,闯出一片名堂,现在想想,还是得在二环。”现在也有好多人一直在“漂”,“北漂”“南漂”怎么才能不漂呢,得和家人在一起,有家人,有朋友,即使有难处,即使有失落,这些总会过去的。

  家,亲情,朋友,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好好记着这件事。

篇一:观《一年级》有感作文

分 别

——观《一年级》有感

《一年级》,当今最红的综艺节目,帅气的陈老师,漂亮的小花老师,再加上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确非常养眼,本也只抱抱看看帅哥美女的想法,但是,没想到,看到陈老师小花老师与小一班分别,我竟潸然泪下。

陈老师小花老师不辞而别,走前为他们举办一场“月光晚会”,陈老师细心的为每位同学准备一份礼物,为每位同学都写上一句赠言,小花老师细心的叮嘱着一切,西蒙子马皓轩焦急的寻找小花老师,陆翊琳的那句:“我们一起去把陈老师,小花老师找回来!”,陈思成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不对,这场景好像似曾相识啊,想到这儿,我哭了,为小一班,也为自己。是啊,小一班与我们真的好相似,乘着时光机回到那个时光,回到邹老师走的那一个学期,回到小学毕业的那一个夏天,邹老师的不辞而别,就像陈老师与小花一样,而我们,就像马皓轩般,跑到办公室,看到邹老师的办公桌上已落空,只剩下几张我们曾经送给她的卡片贴在上面,我们哭了。邹老师为我们写下一封信,就像陈老师与小花一样,邹老师在信中告诉我们不能是老师来适应你们,而是你们要尽快地适应老师,适应环境,告诉我们您最想看到的是一份份出色的成绩和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希望我们能够在毕业时邀请您来参加毕业会,想到您将不再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们哭了。邹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看我们,就像预告中的小花老师那样,您来到我们每位同学前,为我们送上一句您的心里话,要我们做的更好,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们又哭了。邹老师离开,我们全部向一团蜜蜂般涌出教室,哭着追随着您的脚步,就像小一班一样。毕业了,我们兑现了承若,您也回来看了我们,可是,又一个分别到来了,与林老师告别,与146班的同学们告别,这实在是一件很不快乐的事情,林老师,邹老师,肖老师为我们每位同学在书签上写上了一句话,就像,小花老师为小一班每位同学的校服上绣上一朵小花一样,“你长着一对翅膀,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的飞吧,不要为甜蜜的蜜汁所陶醉,朝着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这是您们送给我的话,看到熟悉的字眼,我再次哭了······

分别,虽不快乐,但是它让我变得更坚强,它让我懂得了现在应好好珍惜所有的一切,让我知道等到后悔,就什么都来不及了。《一年级》让我泪流满面,因为我深深的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我也曾经历过,因为我们与他们太过相似,不过,唯一的不同是,我认为我们比他们幸福,因为,您们教会了我们要“笑着面对人生”,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早已成为一个抹不去的回忆。

篇二:观《南京!南京!》有感

观《南京!南京!》有感

黑白色调的电影开场,天空阴霾,显得压抑而忧伤。南京城遍地狼藉,犹如废墟一般,一张明信片出现,写着一些苍白的文字,诉说着沉痛的历史。

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日本兵在大街上呼喊道:“支那兵!支那兵!”,而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

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不见一滴鲜血,但却处处有锥心的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另外,“活着,比死更艰难吧?”角川的这句话深刻富有含义。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们应该着眼于现在了,不要太固执于过去,难道要我们背着中华民族百年的耻辱,整日缅怀那无数的冤魂,整日垂头丧气,或是义愤填膺,看个日本人就揍一顿,说什么伤害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其实不是的,乐观的思想已经根植到了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乐观是好的,关键我们的问题是乐观过度了,失去了对危机的意识,总觉得战争还没有爆发,地球还没有毁灭。我想说的是,我们有理由乐观的去奋斗,乐观的从失败中站起来,乐观的去生活,但是我们不能乐观的贪图安逸,任何一片安逸之土都是通过搏斗换来的,如果我们放弃了搏斗的意识,最后我们将再次无一片安逸之地。说来说去,居安思危,几千年来,历史一直在给我们上着这一堂又一堂的课,然而我们却不喜欢长记性。

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勿忘国耻,理性爱国!是现代社会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到的!!

篇三:观《鸡毛信》有感

《鸡毛信》观后感

今天,我在今天看了抗日战争《鸡毛信》影片,它讲的是12岁的海娃突破层层困难送一封鸡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坚强的精神,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

《鸡毛信》的主要内容是:小小年纪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送一封鸡毛信。爸爸嘱咐他:“你可千万别弄丢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挥部,一定要亲自交给那里的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于是他选了一条最安全的路,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这时候海娃马上想到鸡毛信:“呀!那可怎么办呀?”他心乱如麻,把信一会儿藏在石缝里,一会儿藏在裤袋里,最后,他灵机一动,撕下布条把鸡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用力地赶着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见了,说:“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惊胆战地说:“什么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没办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这时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鸡毛信的那只羊可怎么办呀!”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马上转身,跟着主人拼命地逃命。但海娃无论怎么跑最后还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个乱七八糟的草房过夜。海娃又冷又饿,筋疲力尽,多想睡一会儿,可是他想:“过了今晚,可就没有机会再逃跑了。”于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但是没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来。最后,当海娃把鸡毛信送到的时候,他再也坚持不住了,昏了过去。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机智、勇敢的精神感动,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回顾以前革命烈士的事迹,领会他们的精神,再接再厉,为我们新时代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也为社会增添一份乐趣。

篇四:观《邱少云》有感

观《邱少云》有感

乐山市

体裁作文